1、肖像被盗用于“网恋”,侵权隐蔽维权难
原文:《肖像被盗用于“网恋”,侵权隐蔽维权难》
“在平台上举报后,那个盗图的人把我的照片全删了,但换成了其他人的肖像照片,不知道又是谁的照片遭到盗用。”媛媛说“可能是我在微博上提及了自己被盗图,盗图者因此删掉了我的照片,但自始至终平台都未曾反馈相关处理结果。”
2019年4月,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探探用户盗用他人个人信息的案件。判决书显示,被告李某在探探App上对外擅自使用原告的姓名、肖像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导致原告频频受到陌生人电话、短信、微信等以交友为目的的骚扰。最终,法院判决李某以书面形式向原告道歉,并担负原告的律师代理费和案件受理费。但法院以原告未对因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进行举证为由,驳回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
可见某些社交平台为了流量,根本不会好好的处理侵权事件。而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又不给与足够的处罚和补偿。
2、重新补上去的奶罩是4K的

哈哈哈,又一个正版动画受害者。
3、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
破损严重,是舱音记录器。希望另外一个也能找到,还原事故经过。
看过一篇介绍,说是黑匣子的设计并不是始终发出信号,而是在掉水里才会发出信号。这样导致在地面的事故很难找到黑匣子。我觉得应该设计为在一段时间内不接收到指定的信号,就认为出了事故,并开始发出信号。
4、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各大App允许用户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后,还会有“大数据杀熟”吗?》
据不完全统计,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百度、大众点评、微博、小红书等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而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并不是什么关闭个性化推荐,而是不要大数据杀熟!你们提供这俩开关有个毛用?个人数据该收集还是收集,广告继续放,继续杀熟。唯一改变的是,推荐的广告更难看了。